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中国电信业这点儿事》中一些明显错误

2015/10/18 11:23:22      点击:

  某人写了一篇《中国电信业这点儿事》,然后说别人的批驳没有营养,不值得回复。对于这样一篇包含大量的常识性错误,广泛流传,我很为通信圈那些专家,尤其是那个中国XX研究院和工信部XX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悲哀。

  本来不想说什么,但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误导,这里就说说文中几个明显的错误。

  第一、运营商该有几家?

  结论是对的,确实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只有几家运营商,3家主流运营商是不少国家的典型结构,但论据几乎都是错误的。

  1、邮政和通信分离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即使是邮政,也在区分国家扶持的普遍服务和民营的快递公司,目前快递服务发展很快,也是国家近期支持的重点。

  2、各国通信运营商数量较少,大多并不是国家设立的,而是行业竞争,逐渐合并成立的,通信行业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的运营商平均成本越低,这使得运营商之间会逐渐通过收购、合并等做大规模。美国曾拆分AT&T的通信业务,但随着时间推移,又逐渐整合为新的at@t

  3、即使有规模效应,各国也在通过各种手段积极促进竞争,即使是局部的有效竞争的形成,携号转网、移动转售、固网对外开放、份额限制等都在多个国家被使用。

  4、即使是主管部门的行政垄断导致的企业垄断,也会被反垄断调查,云南四大运营商因参加通管局的制止恶性竞争会议,被云南发改委处罚,就是典型例子(参见我的旧文《通管局管什么?》http://weibo.com/p/1001603849434164263123)。电信联通也因固网宽带垄断被发改委在 央视曝光。企业是市场主体,可能是政策的受益者,但也是不当政策的受害者。

  第二、中国三大运营商之间是否有协同定价问题

  作者一味否定,还讲了大量明显误解的“经济学常识”(所以建议作者和大一的学生一起学一下经济学常识课程)。

  1、关于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垄断,在《通信产业1:电信运营商是否垄断?》(http://weibo.com/p/1001603849434164263123)文中,我已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三大运营商中高层也基本都是认可的,甚至说是共识。

  2、局部的恶性竞争存在正是寡头垄断的特征之一,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电信运营商基层有的地方会打得头破血流。

  3、企业之间的协同定价会以各种的形式出现,真正象圈外猜测的由于三大运营商高管被互换,导致的协同定价并不多。甚至高层互换是导致运营商激烈竞争的一个原因,最典型的例子,2004年换岗,王建宙从原联通到了移动,最终导致中国移动规模经济效应加速放大,一家独大局面到现在未能有效解决,这也成为政府多年监管的难点。其他的协同定价还包括象云南发改委处罚的政府部门协同,另外,还有大量默认的协同存在。例如固网宽带的楚河汉界(某条街道左侧是电信的,右侧是联通的,不“越雷池一步”)。

  第三,关于电信设备的垄断

  看来作者对电信设备业的了解,还远不如电信服务业。

  国外电信设备很难进入国内,这个本身就是伪命题,在国内的电信设备中,国外巨头的设备一直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一直如此,除海外设备商基本放弃的CDMA设备外,我国设备商在国内其他电信设备市场的占比并不太高。以致在讨论国家安全问题时,专家会讨论,如何在核心设备上采用国内的设备,以保障国家安全。

  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上,华为、中兴的价格战优势已经非常弱,因为电信设备市场的比拼,越来越重视的是综合因素,包括性价比、服务能力、综合解决方案等,还说华为中兴靠价格战在国际市场“凶狠”,至少是非常片面的。华为中兴过去十多年来,在基础研发上的投入已逐渐体现效果,目前在全球4G专利占比上,华为、中兴的发言权已越来越高,另华为、中兴也在积极“去中国化”,全球布局,转型为一个全球视野的公司,例如华为积极参与了欧盟5G项目。

  美国设备市场,多年来一直“排中”,它们也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甚至被惠普收购的华三也难从美国拿到较大的份额,主要还靠中国市场(已卖给中国的公司紫光,就是传说原联通于英涛去主管的那个公司)。不过在中欧竞争下,美国电信设备商的竞争力已逐步落后。

  第四,关于中国手机市场和手机企业

  工信部最新数据是,2015年9月国内品牌的出货量占比占到了国内品牌出货量的82.5%。但手机企业都清楚,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全球主要的手机利润都集中在苹果一家,中国市场也如此,另除苹果等外企外,据统计,2014年中国国内手机企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华为、小米、VIVO、OPPO四家。另从智能手机发展看,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已明显放缓,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大量手机企业退出不应该意外。全球市场也类似,而且由于占比较高,中国市场颓势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也很大。

  除华为、中兴、联想(+摩托罗拉)全球布局外,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不少手机厂商也将目标瞄准了国外市场,但目前来看,大多还处于布局阶段,离获得高额的收入还早。不过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相当成熟的手机产业链已为这些企业的全球竞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好像没人说手机市场垄断。

  第五,关于电信服务垄断

  1、前文已论述电信服务本身具有寡头垄断特征,相对来说,我国环境更特殊一些,但这并不能排除电信服务垄断。

  2、作者根本不懂中国通信业监管的分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明显的是多头领导,工信部只是具体的业务主管部门。运营商一把手的管理在中组部,经营业绩的主管在国资委,业务范围、资费的主管实际在发改委,即使是三大运营商高管轮岗、电信重组、牌照发放,工信部也只有建议权,并不是企业的“婆婆”,而且随着信产部整合入工信部、国家互联网办公室成立,工信部在通信服务方面的监管职责也被弱化。

  3、通信圈政企不分现象一直存在,企业做着政府的事(如各地的电信局),政府做着企业的事(如干预企业定价),这肯定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4、关于行政任务式的普遍服务任务。“村村通电话”指令性任务是历史的产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看看最新的政策“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具体内容为“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同时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参见电信产业3:普遍服务如何操作更有效?http://weibo.com/p/1001603898471802400855)。国家已在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而且明确鼓励各种企业参与,而不是仅有的三大基础运营商。将普遍服务作为电信资费高的原因,已不合适。

  第六、最新通信服务价格政策导向。

  在最新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四部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第(十四)条“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这段提纲挈领对电信资费定价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做了明确的阐述。有兴趣的网友可逐条研读。

  抄:

  @我是二姐夫再说一遍:1.中国通信行业目前还是垄断。去看看什么是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再去问问虚商什么是批零倒挂吧;2.行业工资持续下降和垄断与否没任何关系,对外穷兵黩武和对内残暴统治是可以并存的,利润都上交了,频段也不给;3.资费快速下降是全球趋势,中国也一样;4.业者和用户都是监管失败的受害者。

  @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高晓松本来说的不是通信,只不过提到通信了,如果没人理,也就过去,可有人非要让高晓松认错,事情就这么炒大的,这和我今天的发那个李毅大战郭德纲徒弟“什么是爱国”一个道理,艺人本就希望有人帮他炒作。通信圈智库在产业研究、传播、舆情方面差距太大了,被误解时多找自己的原因。